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
---|
產品 | 提前預定時間 | 取消政策 | 原價 | 優惠價 |
---|
薩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區薩迦縣奔波山上,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。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“薩迦”系藏語音譯,意為灰白土。公元1073年(北宋熙寧六年),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·貢卻杰布(1034-1102)發現奔波山南側的一山坡,土呈白色,有光澤,現瑞相,即出資建起薩迦寺,逐漸形成薩迦派。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、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涂抹寺墻,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“花教”。
薩迦采取血統和法統兩種傳承方式。貢卻杰布卒后,其子貢噶寧布(1092-1158)主持薩迦寺。貢噶寧布學識淵博,使薩迦教法趨于完整,被尊稱為“薩欽”(薩迦大師),為該派初祖。貢噶寧布的次子索南防摩為薩迦二祖。三子扎巴堅贊主持薩迦寺57年,為三祖。四子貝欽沃布的長子薩班貢噶堅贊(1182-1251)是薩迦派著名的人物,也簡稱薩班,或薩迦班智達,是為四祖。
薩迦寺從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,其間薩迦王朝統治全藏70余年,寺內所藏文物極其豐富,其中尤以經書最為著名。薩迦寺的圖書資料集中在三個地方,即北寺的“烏則”、“古絨”的藏書室和南寺的大殿,藏書的總數約有24000函左右。“烏則”為該寺最早的藏書室,據說在八思巴以前就放滿了圖書,八思巴時代也有少量的珍本藏入該室。該室除藏有大量古藏文抄本外,還有為數不少的梵文貝葉經和漢文經卷。這些經書部部都由金汁、銀汁、朱砂或墨汁精工寫成。南寺大殿的藏書數量最多,據說這里的書籍是八思巴任法王時集中了全藏的書寫家抄寫的。“古絨”藏書室內的絕大部分藏書也是手抄本。其書寫時代可能稍晚于“烏則”和南寺大殿。此外,這里還藏有一部明永樂八年附有御制后序的內地印制《華嚴經》。北寺“古絨”藏有天文、歷算、醫藥、文學、歷史等方面的藏文書籍3000函,其中很多是宋、元、明各代的手抄本和稿本,而且多為歷代法王批注校釋過的珍本。現在保存完好而又為人們特別珍視的要算南寺大殿法墻中的藏書,大殿后部和左右兩側靠墻處為通壁大書架,架上擺滿了經文典籍,大小版本約有2萬余函,其中最大一部名為“八千頌鐵環本”經書,長1.31米寬1.12米。這些經典中有的珍本和孤本,是極為寶貴的文化遺產。因此,有些學者認為薩迦的藏書和壁畫可以同敦煌相比美,稱之為第二敦煌。除這三個較大的藏書室外,其它小殿和兩個法王的頗章內,也有為數不少的抄本和印本書籍。
滿意度99%